上次概略介紹了影音編碼(請參照影音編碼概說),這次則針對影音封裝格式做簡介。所謂的封裝格式,簡單的說,就是影音資料的載體,或稱「容器」(container)。與編碼不同的是,編碼負責表示資料,容器則將資料打包,方便傳遞、播放。例如:Windows平台上常見的未壓縮WAV音訊檔案,其實僅是一種封裝格式,其內部包含的資料,是採用PCM(Pulse-Code Modulation)型式表示的音訊。同樣的,在蘋果電腦的Mac OS中,PCM資料則是用AIFF檔案封裝,在昇陽電腦的系統上則是採用AU/SND檔案格式。所以WAV、AIFF與AU/SND檔案雖是因應不同作業系統而產生的格式,骨子裡它們根本是一樣的東西。Windows平台只要有適當的軟體,一樣可以認得AIFF與AU/SND檔案,進而播放裡頭的PCM音訊。
封裝格式不見得只能存放一種類型的資料,通常可以允許多種不同的型式的資料同時存於其中,這正是它的方便之處。例如:電影DVD上的VOB檔案是一個載體,裡頭包含了用MPEG-2標準壓縮的影像,用Dolby Digital或DTS格式壓縮的5.1聲道音軌,以及多國語言的字幕。所以一個單獨的VOB檔案,就可以同時傳遞多種資料,省去檔案太分散的麻煩,方便DVD播放器與電腦讀取。
在此再次強調:container與codec是截然不同的東西:被編碼資料的是包在container中的。因為封裝格式是藉於播放軟體(或硬體)與影音資料之間的中介層,要讓電腦撥放一個檔案,首先電腦需藉由適當的中介軟體辨識出該檔案的封裝格式為何,並讀取出其中的影音資料,送交個別的解碼器還原後,再行呈現。這當中的中介軟體,或稱「分離器」,通常有parser、splittter或demuxer等多個名字。因此,影音檔案之畫質、音質好壞,不是由封裝格式決定的,而是由其內部封裝的編碼壓制品質而定:AVI影片跟MKV影片的畫質無從比較,只有它們內部包裝的DivX或Xvid等編碼才能決定。
那麼,影音檔案一定得包在封裝格式中,才能播放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以MP3為例,單獨的MP3檔案本身就包含了可以播放的資訊,MP3檔案就是MP3檔案,裡頭不會再放其他的東西了;FLAC音訊不論是放在MKV(Matroska)或Ogg中,抑或抽出來成為獨立的FLAC檔案,也是可播放的。但MKV可以搭配章節檔案將一首曲子做分段,方便使用者直接選曲,而Ogg則可在網路上藉由串流(streaming)方式播放,十分適用於網路電台。因此,選用容器與否,要看用途而定。
目前可見的封裝格式不下十來種,在下篇中將針對較常見的格式做簡介。
Wednesday, April 16, 2008
影音封裝格式: (上)概說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1 comment:
板大辛苦了
音頻視頻就是需要有你這種人,
知識也才會普及
Post a Comment